-
李白简介-李白的故事
李白 (701-762年),汉族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四川江油人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。其诗风豪放飘逸,想象丰富,语言流转自然,音律和谐多变。他善于从民歌、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,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,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,与杜甫并称“大李杜”,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又称为“诗仙”。李白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)...
-
李春
李春隋代造桥匠师。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。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(595~605)建造赵州桥(安济桥)。唐中书令张嘉贞著《安济桥铭》中记有:“赵州蛟河石桥,隋匠李春之迹也,制造奇特,人不知其所以为。”但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,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。 是我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,他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,开创了我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,为我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 关于赵州桥 关于赵州桥...
-
李愬
李愬(773-821)唐代大将。字元直,洮州临潭(今属甘肃)人,李晟子。有韬略,善骑射。初任坊、晋二州刺史。元和十一年(公元816年),任唐、随,邓节度使,率兵讨伐吴元济的叛乱。他善于观察形势,选择战机。次年冬,乘敌松懈,雪夜攻克蔡州,生擒吴元济,进授山南东道节度使,封凉国公。十三年(公元818年),任武宁节度使,和宣武、魏博等军共讨淄青节度副大使李师道。后历任昭义、魏博等节度使...
-
李建成
李建成(589~626)唐高祖李渊长子。陇西成纪(今甘肃省静宁县西南)人。隋大业十三年(617),李渊起兵反隋,密召他与其弟李元吉至太原援助。授左领军大都督,封陇西郡公。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侑为恭帝,改元义宁。恭帝封李渊为唐王,封建成为唐王世子,开府置官属。义宁二年(618),李渊即位,立建成为皇太子。李建成为人豁达宽厚,长期在京辅佐李渊确立唐初大政。 李世民于武德九年(626)六月,告建成...
-
摄图
摄图,581-587年为汗。581年立为汗,称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。一号沙钵略可汗。治都斤山。次年,率兵扰隋,为隋击败。后遭西突厥攻击,求援于隋。寄居于白道川,并称臣于隋,从而加强了隋与突厥的关系...
-
徐浩
徐浩(703~782), 中国唐代书法家。字季海,越州(今浙江省绍兴市)人。少举明经,肃宗时,授中书舍人,四方诏令,多由徐浩所书。后进国子祭酒,历任工部侍郎、吏部侍郎、集贤殿学士,封会稽郡公。著有《论书》(又称《法书论》)1篇。徐浩擅长八分、行、草书,尤精于楷书。他的书法曾得到父亲徐峤的传授,风格圆劲肥厚,自成一家。历代对徐浩的书法褒贬不一。《新唐书·徐浩传》形容他的书法如怒猊抉石,渴骥奔泉...
-
张继
张继(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)字懿孙,襄州(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阳县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公元715-712年至779年(大历末年)唐肃宗至德初前后在世。博览有识,好谈论,知治体。与皇甫冉交,情逾昆弟。天宝十二年,(公元七五三年)登进士。然铨选落地,归乡。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(公元762年)10月,政府军收复两京(长安,洛阳),张继被录用为员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,从此弃笔从戎...
-
张九龄
张九龄(678-740), 一名博物,字子寿,韶州曲江(今广东省韶关市及曲江、乐昌、仁化、南雄、翁源、英德等县地)人,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,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中书令,唐代有名的贤相。他的五言古诗,以素练质朴的语言,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,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,贡献尤大。誉为"岭南第一人" 张九龄,唐开元尚书丞相。他是一位有胆识、有远见的著名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、名相...
-
异牟寻
异牟寻(754-808)唐代南诏第六世王。“乌蛮”。凤伽异之子。唐大历十四年(779)即位。引兵取蜀为东府,又联吐蕃攻唐,为唐所破。自称日东王,因不堪吐蕃繁重赋役和征索,始转行弃蕃归唐政策。贞元五年(789),遣人出使唐剑南西川节度使处,以示友好。十年(794),亲与唐使会盟于点苍山神祠。斩吐蕃使,去其所立之号,献吐蕃所授金印,以示归唐。大败吐蕃于神川,夺其十六城垒,降其众十余万...
-
诸葛亮墓之谜千古谜题无人知晓确切墓穴方位
在中国历史上,刘伯温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预测能力而著称,被誉为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之一,更是被民间传颂为能与诸葛亮比肩的智者。然而,这样一个被传能“前知五百年,后知五百载”的传奇人物,却对自己的死亡时间束手无策,这不禁令人感到好奇与困惑。 一、刘伯温的生平与卓越才智 刘伯温,本名刘基,字伯温,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家、家、文学家。他自幼博览群书,精通天文、历法、兵法、性理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