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颜真卿
颜真卿(708~785年),字清臣。中唐大臣、爱国英烈、著名书法家。京兆万年(今西安市)人。他以书法艺术之超绝闻名古今,是我国人民最钟爱的书法家之一。他为官清正,忠贞刚烈,在招抚叛将李希烈时英勇牺牲。 颜真卿出身书香世家,少年勤学,善文辞,喜书法。玄宗开元二十二年(734)中进士甲科,初任礼泉县尉,累升监察御史。五原郡(在今内蒙古五原县)有冤狱,积案久不能断,他奉命前去审理,很快判断清楚...
-
颜杲卿
颜杲卿(692年—756年),字昕,唐朝长安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和颜真卿同为颜师古五代孙。父亲颜元孙,任濠州刺史。安任范阳户曹参军,曾是安禄山的部下,天宝十四载(755年),安史之乱时,杲卿和儿子季明守常山(河北正定县西南),任太守,颜真卿守平原(山东陵县),设计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,擒高邈、何千年。河北有十七郡响应。天宝十五载(756年),安禄山叛军围攻常山,安禄山军队抓到颜季明...
-
韩滉
韩滉(723-787)〔唐〕字太冲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,少师休之子,以荫补骑曹参军。唐至德年任吏部员外郎,性强直,明吏事,以户部侍郎判度支数年,德宗时为镇海军节度使,遣将破走李希烈,调发粮帛以济朝廷。贞元初加检校左仆射及江淮转运使,封晋国公。性节俭,衣裘茵袵,十年一易,居处仅避风雨,不为家人资产,幼有美名,天资聪明,善《易》与《春秋》,好鼓琴。能书善画,长于隶书;章草学梁侍中,草书得张旭笔法...
-
韩偓
韩偓(842~923) 中国唐代诗人。字致尧,一作致光,小名冬郎,号玉山樵人。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附近)人。10岁即席赋诗。龙年(889)始登进士第,一度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,回朝后拜左拾遗,迁左谏议大夫。后因忤触权臣朱温,贬濮州司马,于是弃官南下,这期间,唐王朝曾两次诏命还朝复职,皆不应。 韩偓诗中,最有价值的是感时诗篇。它们几乎是以编年史的方式再现了唐王朝由衰而亡的图景...
-
韦皋
韦皋 字城武(七四六至八o六),京兆万年(今西安)人。始仕为建陵挽郎。张镒节度凤翔,署营田判官。德宗狩奉天,授陇州刺史。置奉义军,拜节度使。帝自梁洋还,召为左金吾卫将军,迁大将军。贞元元年,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,在蜀二十余年,封南康郡王。谥曰忠武。诗三首。以文翰之美,冠于一时。南诏得其手笔,刻石以荣其国。贞元十七年(八0一)尝撰并行书金铜普贤菩萨像记。卒年六十一。《唐书本传、金石录、云笈七签》...
-
韦坚
韦坚,唐京兆万年(今陕西省西安市)人,字子金。为唐代大臣,由秘书丞历任奉先(今陕西省蒲城县,位渭南县北)、长安(今陕西省西安市)令。742年(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)擢升为陕郡太守、水陆转运使,时渭水(亦称渭河)曲折淤浅,不便漕运,他主持征调民工,在咸阳(今陕西省咸阳市)壅渭为堰以绝灞浐二水,向东作一条与渭水平行的渠道,在华阴县永丰仓附近复与渭水汇合,又在禁苑之东筑望春楼,下凿广运潭以通漕运...
-
韦后
韦氏(?-710年)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弘道元年(683年)唐中宗李显即位,次年,立为皇后。同年,中宗被武则天废黜,迁于房州(今湖北房县),韦氏随行。神龙元年(705年),中宗复位。每临朝,韦后都要置幔坐在殿上,预闻政事。中宗任用曾为武则天掌文书的昭容(宫中女官)上官婉儿主持撰述诏令,以武三思为相。当时朝中形成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、韦集团。武三思通过韦后及其爱女安乐公主...
-
隋末民变
隋末民变是隋朝末年民变推翻隋朝统治的战争,战争从隋炀帝大业七年(611年)的王薄领导的长白山首义开始,到唐高祖武德七年(624年)辅公祏的反唐失败结束,前后历时14年。 背景 大业六年(610年)隋炀帝第二次巡游江都,次年(611年)二月,炀帝自江都(今江苏扬州)乘龙舟,入永济渠,赴涿郡(今北京市),下诏攻高丽。命元弘嗣往东莱(今山东掖县)海口造船三百艘,官吏督役,船工昼夜立水中,不得休息...
-
隋文帝杨坚
隋文帝杨坚(公元541-604年)。北周隋王,后废北周静帝而称帝,建隋朝,为隋朝开国皇帝。在位24年,被子杨广谋杀,终年64岁,葬于泰陵(今天陕西省县西南20里)。杨坚是汉族,鲜卑小字为那罗延(金刚不坏),鲜卑姓氏为普六茹,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。掌权后恢复汉姓“杨”,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。杨坚建立的隋朝,统一了已经二百七十多年的中国...
-
陈稜
陈稜,隋庐江襄安(今安徽省巢湖市)人。字长威。为隋末将领。607年(隋炀帝大业三年),任虎贲郎将。610年(大业六年)与张镇周率万余人,由义安(今广东省湖州市)进入琉璃(今属)。617年(炀帝大业十三年)任右御将军,率军进攻杜伏威起义军,被击败。炀帝死后,据江都(今江苏省江都县,位扬州市东北)。619年(唐高祖李渊武德二年),为李氏所攻,投奔杜伏威,后被杀...